打疫苗,妈妈们最关心的三个问题
一、接种疫苗安全吗?
免疫规划的对象是健康人群,其安全性历来受到各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需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疫苗在上市使用前都要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在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都有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要求,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预防接种是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利用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技术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二、担心接种疫苗出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又担心不打疫苗患疫苗针对性疾病?
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远远小于不接种疫苗而感染、发生传染病的风险。实施疫苗免疫前,我国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非常高。自实施免疫规划以来,通过接种疫苗,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疾病发病3亿多人,减少死亡400万人。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最行之有效的措施。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国和使用国。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一整套从疫苗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的安全和质量保障体系,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疫苗的质量安全。但疫苗对接种者来说毕竟属于异物,理论上所有的疫苗接种后均有可能导致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绝大多数的预防接种反应是轻微的(如发热、疼痛、硬结等)、一过性的,不会产生长远严重的损害,但由于接种者个体差异,极少部分接种者可能出现罕见的异常反应,一旦发现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对近年来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数据分析,未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数量异常增多,异常反应发生率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其他国家发生率基本持平,没有超出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预期发生率范围。
三、儿童在预防接种前,家长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家长应带孩子到政府部门认定的预防接种单位进行预防接种。(1) 在接种前给宝宝换上柔软宽松的衣服、带上接种证、不要折叠、损坏接种证,以便接种门诊打印或登记接种信息。(2)接种前应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孩子的健康状况,以便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如发现接种后出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咨询接种工作人员,必要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正确处理。(3)在接种疫苗之前,家长应特别注意孩子儿童有无急性疾病、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患等情形,并在接种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接种。例如,在新生儿接种疫苗前,家长需配合接种人员,做好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问诊和一般健康检查,提供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包括出生时是否足月顺产、出生体重多少,新生儿出生评分情况,有无先天性出生缺陷,是否现患某种疾病等等,以便接种人员正确掌握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并决定是否接种疫苗。
中心免疫规划科 文/杨彦华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