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标准
四川省人-猪链球菌病诊断标准
下载PDF全文
一、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史:2005年6月24日以来,四川省境内,发病前7天内有与病死猪(羊)接触史,如宰杀、洗切、销售等。
2.临床表现
2.1 急性起病,畏寒、发热,可伴头痛、头昏、全身不适、乏力、腹痛、腹泻、昏迷等全身中毒症状。
2.2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血压下降,成人收缩压在12 KPa(90mmHg)以下,伴有下列两项或两项以上:(1)肾功能不全;(2)凝血功能障碍;(3)肝功能不全;(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全身瘀点、瘀斑;(6)软组织坏死,筋膜炎,肌炎,坏疽。
2.3 脑膜炎
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化脓性改变。
2.4 血常规化验:白细胞计数升高(严重患者发病初期白细胞可以降低或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3.实验室检测:
病例全血或尸检标本等无菌部位的标本纯培养后,经形态学、生化反应和PCR法检测猪链球菌特有的毒力基因(cps2A、mrp、gapdh、sly、ef)鉴定,为猪链球菌。
二、诊断标准
应综合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缺乏其它明确病因的进行诊断。
1.疑似病例:1+2.1+2.4
2.临床诊断病例:1+2.2,或1+2.3
3.实验室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中具备3者。
三、临床分型
1.普通型
起病较急,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全身不适、乏力、腹痛、腹泻,无休克、昏迷。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2.休克型
起病急骤,高热、寒战、头痛、头昏、全身不适、乏力,部分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肤出血点、淤点、淤斑,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
3.脑膜炎型
起病急,发热、畏寒、全身不适、乏力、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可能为喷射性呕吐),重者可出现昏迷。皮肤没有出血点、淤点、淤斑,无休克表现。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4.混合型
患者在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基础上,出现化脓性脑膜炎表现。
四、出院标准
无论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病例,同时具备以下3项者方可出院。
1.全身中毒症状、休克表现、脑膜炎表现等消失;
2.体温正常3天;
3.外周血常规检查恢复正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