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尼罗病毒疾病概述

发布时间:2012-12-11 信息来源: 点击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分享好友或者朋友圈

【概述】西尼罗病毒病是由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 WNV)引起的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近年来流行于非洲、欧洲、美洲、澳洲、中东地区、印度次大陆等地区,对人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了威胁。严重者引起人畜发生脑炎,甚至死亡。

 

【主要症状】

   人感染西尼罗病毒潜伏期为314天。

   80%为隐性感染,无明显不适。

   20%感染者出现轻微症状,如发热,头痛,喉咙痛,背痛,肌肉疼痛,关节痛,疲劳,结膜炎,皮疹,淋巴结肿大,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及呼吸道症状等.症状可持续数日至数周。

   不足1%的感染者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发生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等疾病,表现为高热、剧烈头痛、颈项强直、麻木、定向障碍、昏迷、振颤、抽搐、肌无力、失明、偏瘫。症状可持续数周甚至数年。

   严重者造成死亡,多数死亡病例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公众预防要点】

最有效的措施是预防蚊虫叮咬。

   50岁以上老人,户外工作者为易感人群;

   在病毒流行地区进行户外活动时,应使用 防蚊剂;

   在黎明及傍晚蚊虫活动高峰时间,应注意穿长袖衣裤;

   家庭中安装纱窗等防护措施,并注意环境卫生及清除废水,消除蚊虫滋生环境。

 

【传播途径】

西尼罗病毒为蚊传病毒。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相似,病毒由蚊虫体内携带,通过叮咬人畜,使后者感染发病。

   自然界中,鸟类是西尼罗病毒的贮存宿主。病毒以蚊-鸟循环形式存在,即携带病毒的蚊叮咬易感鸟类后,使鸟产生毒血症,而易感蚊虫叮咬宿主鸟后进而参与病毒的扩散,以此循环。目前美国已查明有60多种蚊虫及数百种鸟与传播该病毒有关。人、马等哺乳动物是终末宿主,并不参与病毒在自然界的循环。

   此外,极少数病例是由于输血、器官移植及母婴传播引起。

   该病毒不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

 

【治疗要点】

   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

   隐性感染和轻症感染者多无需治疗而自愈。

   重症患者需要及时入院进行支持治疗。

   目前尚无疫苗。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