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控中心召开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骨干师资培养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1-01-18 信息来源:科教科 点击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分享好友或者朋友圈

为规范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升师资水平,加强骨干师资培养,2020年12月7日下午,湖南省疾病预防控中心组织召开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骨干师资培养座谈会。会议邀请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技能训练中心副主任邓静副教授、培训指导老师杨丽娜副教授、省疾控中心研究生指导老师张红主任技师、慢病科科长金东辉副主任医师、青年骨干孙倩莱、许意清、赵善露、胡冀、魏秀青、吴诗蓝参会。会议由中心科教科科长刘秀英主持。

image.png

会议现场

刘秀英首先介绍本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和目的,指出目前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方式比较单一,绝大多数都采用传统的课堂理论授课方式,希望能增加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示教观摩、桌面演练、翻转课堂等多种PBL 、CBL类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达到提升学员公共卫生思维能力的目标。为了在教学改革中建立标准、树立标杆,遴选了几位专业基础扎实、有教学基础、热爱教学的青年骨干作为率先培养的“排头兵”,在中南大学和省疾控中心专家的指导下开展教学探索。

针对第一批学员集中理论授课3个月后,学员边学边丢的现象,刘秀英建议下一批学员理论授课和公共卫生实践并行开展,针对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针对性授课。中南大学邓静老师建议针对五大能力提升、七大模块的理论授课,尝试体系化的双师教学:高校负责理论教学,省疾控中心承担案例教学,同一模块中的教学内容双方共同制订,共同备课,相互补充,让教学服务于具体工作实际。邓静老师强调不要满堂灌,讲重点,强调要活跃课堂气氛,通过与学生互动,实时检测学生是否真懂了。高校要求思想政治内容融入专业教学。杨丽娜老师提出要开展案例库的整理、制订教学方案、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授课前预讲、集体备课等建议。张红老师分享了授课的经验:选择自己从事、熟悉的领域作为授课内容;认真制作PPT,要图文并茂,授课前试讲,严格把控授课时间,与听众互动,观察听众反应调整授课方式、节奏、要满怀自信等。金东辉科长提出好的授课的标准就是好听、有用。要讲受众关心、想学的内容,要丰富语言表达,让学员爱听。

 

image.png

image.png

青年骨干分别汇报了前期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在本科室开展公共卫生实践期间,科室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组织、承担教学过程中需要提升的部分。

刘秀英对下一步的教学骨干培养做了初步部署,请青年骨干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制作课件,开展30分钟的授课演示,届时请在座的专家面对面指导,通过专家辅导,打磨一堂能充分反映自身水平的授课,为湖南公卫规培基地200余名师资授课树立榜样。

 

文、图/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教科 刘秀英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