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新兵战疫记
作者:尹卉
7月28日是我在湖南省疾控中心进行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跟随湖南省第一期骨干人才培训班学习的第二天。平时要占座的教室突然空了很多座位,才得知湖南开始出现疫情,不少同仁已赶回单位紧急支援,由于授课老师陆续赶赴现场指导工作,课程不得已暂停。
7月29日早上,在科教科的统一协调调度下,我来到应急办帮忙。刚进办公室,就看到负责协查工作的蔡富文老师眉头紧锁,整理着前晚的遗留函件,一摞是从疫情值班室传真机上接收还没来得及处理的“新鲜热乎”函,一摞是需要请示领导讨论再发出的“疑难杂症”函,还有一摞是已经处理好没有归档登记的“半成品”函,分成几堆摆在桌面上。在刘富强科长的介绍和安排下,我跟随老师们以及实习的学弟学妹们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协查工作看似是一条流水线,主要内容是协查流调排查的病例活动轨迹,密接次密接等信息,完成包括传真或邮箱接收函-重新拟函-传真转发函-电话确认-系统登记几个步骤。在处理过程中,办公设备超负荷运行而时常罢工、网络偶尔不给力造成故障等原因,导致传真不清晰,函件无法发送、确认电话占线等问题,不仅工作量巨大,有时候重复发送传真、拨打确认电话或者和去函地解释处理流程等及其考验耐心。我和段红英老师以及南华大学3位实习生一组,段老师已是久经沙场的疾控老兵,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上半年刚做了一个手术,不宜久坐;3个实习生和我是新兵,经验不足但服从安排。在这之前我们都在紧张备考,但是作为疾控人,疫情防控的“搬砖人”,在疫情面前,始终拎得清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我们克服一切困难,为疫情防控让步。每一个搭班,我们5个人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眼看着一摞未处理的协查函慢慢变少时,疫情值班室的老师送来一摞,再变少时,邮箱又打印出来一摞,仿佛永远都有处理不完的协查函。从晚上8点接班到第二天早上8点交班期间,我们各自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祟”,在工作中不自觉“内卷”起来,抽空喝杯咖啡或开几句玩笑话提提神,大家精神抖擞,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实在撑不下去就在行军床上眯几分钟,又爬起来接着干。不管夜晚多么黑暗漫长,黎明总要到来。窗外天色逐渐变亮,段老师交待我们先回去休息,她负责交班,说是交班,其实再讨论几份函件的处理,又是一个上午的时间。
8月6日,由于自己单位岳阳市疾控中心派出人员支援株洲,一部分被借调至其他部门,并且应急办的同事因超强度工作身体透支,单位不得已将我召回。收到消息后,简单的收拾了行李,订好长沙前往岳阳的火车票,带着一丝乘坐公共交通的担忧,没和家人交待就回到了单位。应急办科长朱琳让我分享在省应急办的工作经验,学习省里的运转流程,同时优化我们现有的工作模式,保证函件尽快转至县市区处理,加快信息畅通,及时扎实落实防控措施。我们24小时当班,保证应急电话随时通畅,传真机及时接收信息。实践证明,函件收发流程的完善以及登记系统条目的优化,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函件查询也更加清晰明了。
电话确认协查对象的具体信息
8月23日,岳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将疫情防控由应急状态改为常态化防控,我也踏上了返回长沙的路程。在这次疫情中,没能跟随前辈同事前往一线去,没能亲身于流调组实践在抽丝剥茧中与病毒赛跑的过程,我内心有些许遗憾,但是“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疫情防控环环相扣,任何环节都不能懈怠,协查工作加快了流调信息互通,联动了多部门的协作,保证了流调溯源落实到位。所以,在每份协查函拟好发出之前,盖下公章的那一刻,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疫情防控中每一个环节都同等重要。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必须做到思想和行动的统一,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抗击疫情的重要指示,主动扛起使命,承担责任;作为一名疾控新兵,我必须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提升业务能力,不打无准备的仗,始终保持积极饱满的态度迎接工作的挑战,作为我,为自己是一名疾控战疫新兵而自豪,同时也崇拜和感恩每一位战疫人!
湖南省第二期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
岳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尹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