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担当 战“疫”有我

发布时间:2021-09-02 信息来源:第二期公卫规培学员 点击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分享好友或者朋友圈

图片7.png

作者:程植盛

       新冠肺炎,这个词听起来并不陌生,自2019年末以来它就频繁地出现在各色新闻媒体和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它意味着一场蔓延全球的,令人类死伤惨重的灾难。好在国家高度重视,国内的新冠疫情很快就得到了控制。大家恢复了日常的工作生活,只是开始习惯佩戴口罩,每天的问候里加上了一句“您打疫苗了没?”除了每天新闻播报里仍旧能看到的令人触目惊心的庞大数字,对于常态化防控下只有零星病例散发的国内民众,新冠病毒似乎已走远。

直到南京禄口机场疫情,高高地挂上热搜,紧随其后的是张家界,一场表演,一条游船,这座美丽的旅游城市精心准备给游客们带来的欢乐盛宴,却正好给了传染性更强,毒力也更强的德尔塔病毒可乘之机,我的家乡,株洲也席卷其中。

疫情发生的时候,我刚到省疾控来学习,原本要去传防科,但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疫情,科里的许多老师已经去支援一线,刘秀英老师建议我,回株洲去,直接到现场去学习,而这也正合我内心的隐隐期望。

于是,带着激动不安的心情,我马上动身,搭乘火车回到了株洲,刚一回来,就参加了单位召开的紧急会议,领导们的眼里有着坚毅,同事们也凝神静听,大家都明白,这是一场硬战。经过一条一点,有条不紊的梳理之后,大家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任务。这一仗,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而我成为了一名应急机动队员,被编入了流调队,主要负责流调的工作,所谓流调,就是流行病学调查,在出现阳性病例之后,第一时间,调查清楚病例的行动轨迹,把他去过的地方,接触过的人都找出来,统一集中管控,就是我的任务。

每天早晨八点,一来到岗位上,我就和同组的大家一起投入到紧张的流调工作当中,有的病例去过许多个培训班,有的病例来往于很多公共场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去过的餐馆、超市,他们的家人、朋友、同学,一同吃饭交谈游玩的人....密切接触者和次级密切接触者的人数随着我们的摸排不断地增多,他们被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开展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从早到晚,每一天都要工作到至少12点之后,核酸检测的工作量庞大,检验科的同事们不停歇地连轴转,往往也要到深夜才能做完当天所有的核酸样本,等待出结果的时间我们笑称“开奖时间”,看到“阴性”两个字,大家一阵欢呼,看到“阳性”,就得马上开展流调,和时间赛跑。我也算是见过几次“凌晨四点的株洲”了,有时进行完流调任务,还需要进行总结分析或者召开会议,咖啡是个巨大的消耗品,实在困了来一杯,就能打起精神,那时候已经夜深人静,看着身边一张张显出疲态的脸,他们有的年轻,有的年长,有的挂着硕大的黑眼圈,有的眼里满是血丝,但都在认真的听,有时候涉及问题的争执,大家也能一起协调解决,达成共识。这是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我始终坚信。

图片8.png

流调人员召开总结分析会

流调的时候,群众一般都会很配合,仔细回忆自己的行程,尽力配合我们的工作,最受感动的是有一个老百姓,他在得知可能和确诊病例的密接同乘公交车之后,主动联系我说,想要被集中隔离,说“要为大家的安全负责”,也被群众不理解过,拒不交流的有,态度不好的有,直接挂电话的也有,记得第一次被挂电话,整个人都有些低落,也有些委屈,但是还有很多人等着我们去核实他的接触情况,不能停下,所以只能短暂地收拾心情之后,马上再拨出下一个号码。

图片9.png

流调专班进行流行病学溯源工作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之中,需要排查的名单变得越来越少,每天新出的核酸结果也都成了阴性,工作重心也逐渐从流调转到了督导上,流调队分批去到各个区县,指导基层对于集中隔离点的管控,解除红黄码以及隔离人员解除隔离的工作。

这场疫情,来得快,去的也快,各部门齐心协力,上下一心,才能如此迅速地击败凶猛的德尔塔,但这也更加提醒我们不要掉以轻心,病毒是蛰伏的猛兽,随时都会在人们松懈的时候露出它的獠牙。

习总书记说过“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年轻一代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勠力同心、锐意进取,把轻浮和傲气撇去,存赤诚之心,善谋实干。立足岗位,保持警惕,使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坚决维护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


文/湖南省第二期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 

                  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程植盛

                图/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邓屹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