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疾控开展境外务工返乡人员传染病防控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4-06-14 信息来源:宁乡市疾控 点击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分享好友或者朋友圈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交流不断增多,外出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务工人员越来越多。非洲地区高温多雨,是微生物、寄生虫和有害媒介昆虫繁殖的温床,也是很多疾病宿主栖息的乐园,因传染病防控体系薄弱,疟疾、登革热、黄热病、霍乱以及痢疾等传染病在这里流行,进入6月以来,宁乡市便接连出现两例非洲输入性恶性疟病例。

1截图1.jpg

为做好国外输入性传染病的防控,守护外出务工市民的身心健康,近日,宁乡市疾控中心借助输入性疟疾疫情处置契机,组织疟疾患者同批出国务工返乡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控座谈会。

座谈会上,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科长张鹏、副科长田涛分别就非洲流行的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蚊媒传播传染病,霍乱、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以及艾滋病、梅毒等血液与性传播传染病的防治知识进行了专题讲解。随后与参加座谈人员就非洲工作、生活、日常见闻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代表杨某有十余年非洲务工经验,据他介绍,目前全市在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务工人员的外出方式及参与的工作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中国水电、中国电建、中国交建等央企基建项目公司的劳务派遣,这种方式的工人管理比较规范,公司有专门的中方随行医务人员团队跟随,一旦患病工人们能到及时的救治;另一种是通过私人老板、熟人介绍等方式以老带新的方式出国务工,主要从事餐饮、采石挖矿等工作,工作较辛苦、环境较恶劣,一旦患病需要自行到当地就医,费用较高不说,医疗水平也较差。座谈代表颜某表示,他是今年第一次到非洲务工,因疟疾在当地的患病率极高,就像普通伤风感冒,工作的短短3个月时间里,他就患了两次疟疾(当地称“马拉利”),出现症状后经过简单检测就直接在诊室打3天针,症状控制后就不会继续治疗,更别说进行具体的疟疾分型及根治。回到家乡后,他们都无一不感叹祖国的强大,无一不感叹身为中国公民是多么的幸福!(通讯员:宁乡市CDC  张鹏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