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的‘疾控人’,默默无闻的勇士
2月3日下午,刚刚从二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回来的苏仙区疾控中心第一机动队,随便吃了点泡面,又立即前往位于学府世家的一例确诊病人家里进行终末消毒。已经57岁的机动队员李兵同志,是一名退伍老兵共产党员,左肩损伤骨折和肌腱撕裂手术修复还在恢复期,单位最初安排在区联防联控工作保障组,他只去了一天,看到单位人手不够,就主动请缨到机动队一线工作,同时,作为我区健康教育工作的首席专家,他还承担着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和对全区宣传工作指导的重任,工作中他总是身先士卒,在一次消毒过程中不慎吸入高浓度消毒液,上呼吸道受到灼伤,仍然坚持轻伤不下火线;负责疫情分析处理的李森立同志,每天都需要精准判断疫情,指挥调度防疫人员有效开展工作,面对海量的疫情信息,经常加班到凌晨;担负疫情搜索和网报的信息员李莉菊同志,需要24小时值班,不间断搜索疫情信息,每天晚上12点整都要执行日报,一岁多的儿子只能交给父母;机动队队长罗睿、欧练和陈玲艳同志,24小时全天候值班,不论白天晚上,只要一声令下,必须在20分钟之内代领队员们紧急出动,对疫点展开调查、采样和消杀;负责后勤保障的莫丽辉同志,因居家太远,一日三餐都在办公室吃泡面。就是这样的一群疾控人,在重大疫情面前,毫无畏惧,无论是穿着密不透风防护服一身汗水接触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消毒队员,还是熬夜的信息员、指挥员,以及忙碌的物资保障人员,大家拧成一股绳,面对疫情默默的逆行着。
据区疾控中心支部书记廖红军同志介绍。传染病流行期间,疾控中心的主要任务,一是对确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判断可能的感染来源,排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并及时开展医学观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采样检测,判定确诊病例;三是依据疫情划定疫区疫点,开展疫点的终末消毒,指导社区防疫员开展疫区消毒;四是根据疫情流行特点,及时开展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发布权威疫情防控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导向,避免和消除民众的恐慌情绪;五是对相关部门给与疫情防控专业技术指导。
据息,1月19日苏仙区疾控中心就全员到岗到位,并启动一级预案,对全体员工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的学习和专业技能强化培训,各项防控工作有序展开。
1月20日启动24小时巡查制,密切监控网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报告,开通了24小时电话值班,回应市民对疫情的关切,培训和指导区属和驻区各医疗机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防控工作,积极开展新冠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工作。
截止2月4日中午12点,三个机动队共紧急出动72次,其中晚上出动15次,对34名疑似病人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其中确诊8例,发现1起家庭聚集性病例,对51名密切接触者开展了医学观察,协调15名省内异地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管理,对2个疫点进行了终末消毒。同时对全区23家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进行了督导,对辖区交通、市场等重点场所、相关单位以及各社区(村)的防控措施进行了技术指导。采购、发放各类防护、检验、消毒等装具48万余件(套)185万余元,印发防治新冠毒感染肺炎宣传资料58万份。真正做到了早发现、早调查、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早消毒,宣传工作也做到了全覆盖。
汹汹而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对疾控人的专业技术、体能和意志的三重考验。我们相信区疾控中心全体干部职工一定能够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共产党员攻坚克难的锐气和韧性,发扬区疾控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特别团结,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有信心、有能力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阻击战,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胜利的答卷。
苏仙区卫生健康局
2020年2月4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