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耒阳:暖心防疫 平安启程
“老乡,天气寒冷,外出工作要注意自我防护,我们疫情防控服务点的便民箱内有口罩和一些防寒、晕车药品,需要的话可以免费拿。”2月8日,在耒阳市新市高速出入口,防疫工作人员一边给出高速的司乘人员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测体温,一边细心叮嘱上高速赶路的人们,用暖心的防疫服务助力外出返岗的老乡平安启程。
高速口上的“暖心防疫团队”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新市高速出入口迎来了“返程潮”。 天空中下着小雨,气温在0℃到2℃徘徊,穿着冬季执勤反光衣的新市镇政务中心职工陈小雷和大学生志愿者朱捷正打着雨伞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和测体温;一旁的便民核酸采样点,由于多地在返岗报到时需提供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当地即将外出的乡民和过路的司乘人员排起了长队。“大家间隔一米,戴好口罩,携带本人身份证,按照流程配合完成采样工作,需要帮助的可以随时跟身边的防疫工作人员说。”辅警李主成负责维持现场秩序;采样房内,由新市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谷爱华带队的采集小组分工合作,快速核酸采样,院医疗科主任毛文翔则负责资料录入,他是整个团队参与防疫最早任务也最多的人。奋战在防疫一线两年多,毛文翔除了采集信息,他还负责整个新市镇的信息摸排、重点人群流调溯源及湖南省、衡阳市疫情防控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系统的信息录入、上报、追踪管理;对院内医务人员进行防控培训;协助落实辖区内重点人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居家健康监测、上门核酸采样;每天还要运送核酸样本等工作,被团队亲切地称为“抗疫达人”。
目前,这个由新市镇政府、新市镇中心卫生院、新市派出所、志愿者协会组成的“防疫工作团队”正在高效运转,他们从年前开始,分三班倒,24小时服务在高速口,冷了就搓搓手、跺跺脚、稍微运动一下,防止被冻着。为了更好地服务节后返岗潮,他们齐心协力,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设立爱心岗和便民箱,为返岗人员启程提供温暖与贴心。
隔离点的“志愿采样团队”
“来,头抬起,尽量把嘴张大。”在耒阳城区集中隔离观察点,全副隔离武装的耒阳市疾控中心检验科采集员刘威正在给工作人员采集核酸,只见他摆好手势,扬起被检者的头部,平稳地将一根长长的棉签平行插入其咽喉部,直到与鼻咽后壁接触,轻轻旋转,停留5秒吸附分泌物,再慢慢移出拭子,并迅速将样本放入采样管中、盖好……这样的过程刘威和他的采样团队每天上百次地重复着。“每个集中隔离点,所有工作人员和隔离人员每天都要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而且要在中午12点前将全部样品收集好送去检验。高峰期全市有八个集中隔离点,隔离人员加工作人员有近500人,要是没有我们单位的志愿采样团队帮助,光靠我们检验科五名同志是无论如何都完不成的。”刘威口中的志愿采样团队指的是耒阳市疾控中心16名主动请缨参与核酸采样工作的女同事,她们来自耒阳市疾控中心的各个业务科室,都学护理专业。她们通过培训学习后分成四个组,从元月21日开始,每天早上8点从单位出发,分别赶往各个集中隔离观察点,穿好全封闭防护服进入隔离区内,开展核酸采集工作。
“有的隔离观察人员在隔离点待久后,产生了厌烦心理,一看到我们穿着防护服就特别排斥,不让我们进屋,甚至凶我们。”遇到这种情况,采样的志愿者每每都耐心解释,细心疏导,“被检测对象安心了,我们才安心。”
防疫排查岗位上的“暖心夫妻”
蔡子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情防控信息员张倩是当地防控工作信息员,负责整个蔡子池街道涉疫重点人群信息排查、数据分析以及配合街道办事处进行重点人员管控等工作。每天,张倩要将上级疫情防控指挥部提供的数据推送,逐一打电话、加微信核实,做到第一时间掌握人员流动的具体情况。由于每天的数据推送不定时,从参与防疫开始,她就没按时下班过,即使回到家里也急忙坐在电脑前。
张倩的丈夫段亮是耒阳市五里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办主任,他除了和老婆一样负责五里牌街道的涉疫重点人群信息排查、数据分析工作的同时,还和蔡子池的另一位同事轮流每月负责耒阳所有集中医学观察点工作人员和物资的调度、配送。这个冬天,段亮成了最忙的人,电话排查,数据信息汇总,物资、人员调度,经常忙到大半夜。“有的时候三、四点钟了,回去怕吵到孩子和老人,经常在办公室将就睡一下,春节期间,我在办公室睡的次数比家里多多了。”谈到感触,段亮表示,大年三十他和老婆都坚守在岗位,为做好观察点的工作交接,当天晚上,他和同事对八个观察点全都查看了一遍,对所有物资进行了查漏补缺。大年初一凌晨三点回到家时,妻子还在电脑前排查录入资料。“整整两年多了,我们就是觉得对两个孩子、对父母有点愧疚,陪伴的太少了。但是看到隔离人员隔离满期,安全走向生活和工作岗位,我感觉这一切又值得!”(杨明涛 李婷静)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