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下最硬龙鳞,守护安宁之乡 --宁乡市疾控中心应急处置机动队抗疫工作纪实
2022年4月7日,宁乡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滔,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贺立权,副市长王辉,市政府办主任欧正坤走访慰问宁乡市疾控中心应急处置机动队员,向一线疫情防控人员表达深切的关怀,并对宁乡市疾控中心抗疫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新冠疫情至今已快3年,800多个安宁之夜,离不开机动队员们24小时的坚守,自新冠肺炎发生以来,他们累计调查处置新冠感染者50人,其中本土5人(涉武汉疫情2例,涉穿紫河疫情3例),境外输入45人,调查管控密切接触者2013人,调查管控次密接5158人,查看轨迹4000余小时,先后完成9趟入境航班接机工作。
精干组合,利剑出鞘
宁乡市疾控中心应急处置机动队是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设立的队伍,主要负责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重点场所甄别和现场勘察,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判定,流调报告撰写,风险研判与上报。机动队由70名干职工混编组成,共10支队伍,其中研究生2人,大学本科59人,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25人。平时,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付出;战时,他们挺身而出成为抗疫的排头兵,他们是疾控中心最精锐的力量,是新冠肺炎阻击战中的先遣部队,更是冲锋一线的王牌军,在这一场抗疫的持久战中,他们以敏锐的专业嗅觉,不放过任何一针一线的细节,力求还原每一个病例处置的“前世今生”。
四力合一,保质保量
脑力:宁乡市疾控中心急传科科长、应急办主任,同时兼任应急处置机动队总队长的张鹏是队员们的主心骨,也是这支队伍的“最强大脑”,在流调溯源追踪中,张鹏需要综合各队反馈的信息,对每一个病例、每一个密切接触者进行详细的流调和风险评估,从时间、空间线上抽丝剥茧,形成对于需重点流调区域和管控人员的指导意见。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知识,科学研判疫情形势,为市委市政府做出决策提供依据。在2021年“7.28阳性事件”中,针对“德尔塔”变异病毒特点,张鹏以高度的职业敏感性,第一时间找到了常德市河街穿紫河游船三号为重要的传染场所,给全省确定张家界-常德外溢疫情传播链提供有力依据;通过对接上级专家,打破以往新冠疫情处置思维,提出了先划定封闭管控风险区防止疫情向外传播,再精准查找风险人群精准管理的“倒序”思维,以全新的策略对新冠病毒围追堵截,为这次防疫争得先机。奥密克戎的出现让新冠疫情防控难度不断加大,也不断的在考验着机动队员,他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知识和信息持续更新,把新知识新信息成功转化为战胜疫情的有力“法宝”。
心力:流调的工作不止是现场的一次几十分钟的问话,也不止是十几个重点场所排查和几十上百个密切接触者甄别工作,更是通过一个繁琐的“统--分--统”的工作流程来还原真相,这个过程极其考验队员们心力。首先,机动队需要24小时不间断关注网站重点人员信息推送,一旦发现重点对象立即启动工作程序,第一时间开展对被调查对象的初步流调;然后,根据对象的回忆描述,与公安队伍前台整体流调、后台合署办公,派出机动队分赴不同的地点进一步调查情况,采取措施;接下来,所有分队将各组调查情况反馈至总队长进行研判分析。整个过程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功底,同时需要细如发丝的敏锐,通过调查者的叙述,以细微的痕迹为线索,引导调查者回忆14天的行程,常常仅仅只是一个对象的流调,就需要花费队员们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的时间,记录满满当当好几页纸。正是这种劳心劳力的付出,助力宁乡逐步建立抗击疫情的“护城河”。
体力:流调现场除了要对病例进行流调,还需要进行标本采集与环境消毒等工作。采集标本是一项感染风险很高的工作,需要在“采样对象张开嘴,想要啊一声;鼻子痒,想要打喷嚏”的时候快速取样,这都可能会接触到采样对象溅出的飞沫。但为了能精准采样,队员依然根据采样对象的不同,采取不一样的采样姿势,站着、蹲着、弯着腰、甚至是跪着,保证采到完整的样本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消毒更是对人身体体力的一场消耗,每支机动队配置一名消毒队员,负责对调查对象居住环境进行终末消毒,队员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橡胶手套,背负五、六十斤重的喷雾机和药箱,采用地毯式喷洒消毒的方式,进行全面细致的消杀,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一场消毒工作干下来,几乎精疲力尽,非强壮硬汉无法应对如此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耐力:宁乡市疾控中心10支机动队,时刻保持应急状态,为保证所有突发事件能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理,主班机动队员必须24小时值班,副班队员不得离开宁乡城区,单位的简易折叠床就是机动队员的“家”,为与病毒赛跑,机动队员时刻都在为不时发生的疫情准备着,有时为了第一时间处理密接与潜在密接等高风险人员,机动队员不得不连夜奋战,通宵不眠不休与病毒抢时间、抢速度,只为快速斩断传播链,一晚上出队五六次也成为了家常便饭。而这样“白加黑”“5+2”的马拉松式生活一过便是三年,有队员与年迈的父母一别就是三年,有队员来不及送亲人走最后一程,有队员顶着170mmHg的高血压仍坚守在第一线......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3年的抗疫之路,宁乡写下了无交叉感染,未发生疫情外溢的优异成绩,宁乡市疾控中心全面贯彻抗击新冠疫情“全国上下一盘棋”的思想,派出5批次共26人次机动队员支援张家界、株洲、长沙兄弟区县疫情防控,上至57岁身经百战的队员,下至98年刚毕业参加工作的“90后”,在听到号召的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战,以“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出征,宁乡市疾控中心党总支接下了57名党员的申请书,每一封申请书的背后都是一个“甘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疾控魂。面对高风险入境航班的接待,多人请缨出战,面对每一次任务安排,都坚决服从、毫无怨言……
总队长张鹏说:我愿倾我所学,与病毒战斗到底!堡垒无言,却能凝聚起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无穷力量;旗帜无声,却能产生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的强大效应。即使生活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总有一种守护温暖如初,宁乡市疾控中心应急处置机动队慎终如始,践行健康卫士的担当与使命。
宁乡市疾控中心 周灿飞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