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蹄疾步稳筑牢全民免疫屏障
近年来,湖南省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使免疫规划工作管理更加规范、预防接种服务更加优质高效,切实增进了民生福祉。
组织保障到位 建立健全预防接种体系
回顾湖南省预防接种工作历程,富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有两个。第1个是1978年,国家提出实行计划免疫,即有计划地实施预防接种,标志着该省进入免疫规划的历史新时期,即“四苗防六病”时代。第2个是2008年,全国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湖南省的免疫规划工作也随之进入“十四苗防十五病”时代。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湖南省各地高度重视预防接种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安排专项工作经费。
特别是近10年来,全省疾控机构的基础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多数疾控机构搬迁新址,硬件能力也得到极大提升。同时,各疾控机构内部完善了专业科室,配置了专业技术人员。目前,湖南省级、市级和县级疾控中心都设置了独立的免疫规划部门;预防接种单位也遍布乡镇、社区和产科医院;疫苗冷链设施设备逐步完善,覆盖了全省143家疾控中心和2292个乡级接种单位,为保障全省疫苗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信息系统迭代升级 跑出预防接种服务加速度
湖南省于2008年开始,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用于逐步升级传统预防接种门诊信息系统,创建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2014年,湖南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和手机App三位一体的“互联网﹢预防接种”信息化改革。
通过信息系统,湖南省实现了线上预约接种、电子核签、儿童扫码接种、人苗关联、儿童异地接种、接种数据实时上传、疫苗数据全过程追溯等功能。同时,为给儿童提供温馨舒适的接种环境,以及更加安全、高效、有序的预防接种服务,全省启动了500多家数字化门诊的同步建设。
“互联网﹢预防接种”信息化改革彰显了湖南省的创新成果,贡献了湖南智慧,在全国产生了示范效应。2020年,湖南省又如期与全国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对接,实现了疫苗全程可追溯,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2020年年底以来,湖南省及时启动全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的升级扩容,有力保障了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工作。截至2022年8月,湖南省共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8亿剂次。其中,2021年全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17亿剂次,2021年6月2日单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38万剂次,年、日接种数量均创该省最高纪录。
宣传引导到位 优化预防接种服务
提高群众预防接种意愿,是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湖南省全方位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如设立疫苗接种宣传大使、发布公益广告、制作科普微视频、开展“4·25”预防接种知识有奖答题等,构建了从孕妇、产妇到儿童家长的全人群、全链条服务体系,极大提高了群众的预防接种认知水平。
同时,湖南省疾控中心发挥专业优势,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开通预防接种健康科普课堂,为家长提供了预防接种知识科普园地。
通过全方位的宣传引导,湖南省将疾控机构、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医生、儿科医生、家长、学校等连接起来,形成预防接种服务闭环,为受种者提供科学、智能、个性化的一站式预防接种服务。
提升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能力是提供优质预防接种服务的前提。近年来,湖南省开展了多轮预防接种工作能力比武和优秀预防接种医生评选活动,如2016年的寻找最美接种医生、2018年预防接种家长课堂演讲比赛、2020年湖南省百万职工技能大比武·预防接种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等,让更多的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从幕后走向台前,在演练和评选中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2018年起,湖南省在长沙市的部分区县探索实施流感疫苗免费接种工作,每年为辖区内常住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医务人员,以及小学、初中、高中在籍学生免费接种流感疫苗,有效降低了社区、学校流感的发生,保护群众身体健康。(文:颜洁 周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