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科全力突击圆满完成花垣县尾矿库事件大批量应急样品现场采集与实验室检测工作
6月下旬,花垣县尾矿库事件被央视媒体曝光,国家调查组进驻现场,紧急开展事件处置工作。6月28日下午,接上级部门通知,省疾控中心承担当地村民的饮用水安全现场调查以及100份水样中铅、砷检测计划,中心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商议方案,由理化科和环境与健康科负责事件的现场调查采样与实验室检测工作。
依据中心统一安排,为保障此次事件快速有效处置,理化科冯家力科长紧急召集科室相关人员,暂停其他工作,合理统筹,从实验室的角度综合考虑现场与实验室有效衔接问题,科长负责部署实验室检测,副科长负责花垣现场,充分做好各项准备,现场与实验室双管齐下,同步进行,确保样品第一时间顺利交接,及时检测。6月29日清早,副科长曾栋准备好相关物资,随环境与健康科黄涛、李四海、张杏娥等一同,由中心陈培厚副主任带队,前往花垣现场。到达现场后了解,水样采集涉及4个镇12个村,共计约500份,是预期量的5倍,并要求7月3日前上报数据。面对突如其来的大批量样品,前后4天时间,除去采样时间,满打满算留给实验室仅2天多时间,要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样品检测与数据处理上报,无论是人员还是设备都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更大的问题是我们的仪器正处于维修中,还得借用长沙市疾控中心的设备。但是,理化科的同志们没有畏惧,困难面前勇担当,已安排好休假行程的伍碧珍等同志毫不犹豫地取消了休假,大家绷紧思想这根弦,充分做好了日夜加班的准备,等着前线样品到来,随时开展检测,争分夺秒,不误工作。现场工作也在与时间赛跑,6月30日,四个采样小组,均由省疾控中心专家带队,州、县疾控中心全力配合。理化科曾栋带领一队人员,顶着炎炎烈日,穿梭在目标村的每个小组之间,入户采集所有不同来源的饮用水样品,身上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采样工作持续到夜幕降临。四个组按计划完成80%的样品量采集工作,样品采回立即整理分装,连夜送至省疾控中心。第二天上午,四个采样小组又顶着倾盆大雨,完成剩余样品采集工作。7月1日清晨,第一批样品到达理化科实验室,为了提高实验室检测与信息录入工作效率,冯家力科长亲自上阵,与大家一同分类清点样品,完成清点工作后,检验人员立即分两批,在省疾控和长沙市疾控同步上机检测,边检边等后续样品到来,7月1日深夜,样品到齐。省中心与长沙市中心检验人员一同守在仪器旁,每天从清晨持续到深夜12点,时刻担心的不是自己身体,而是仪器设备能否承受住如此长时间运行负荷。7月2日深夜,完成所有样品上机检测,到第二天下午完成所有数据整理与上报工作,及时圆满地为调查组提供了第一手数据资料。
理化科首次遇到如此大批量应急事件样品检测,始料未及,但是在科室负责人的带领下,科室每位成员的齐心协力与密切配合下,凭借自身过硬的技术实力与忘我精神,打了一场漂亮仗,经受住了此次应急事件处置的严峻考验,突显出了自身应急能力水平。
中心理化科 文/曾栋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