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健康

发布时间:2018-04-02 信息来源:中心理化科 点击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分享好友或者朋友圈

    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民营养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物营养与健康的问题也越发重视。早在2016年8月26日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会议认为,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深入开展食物营养功能评价研究。在《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中也提出,要建立健全的居民食物与营养监测管理制度,加强监测和信息分析。
    随后,在2017年6月30日,由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了《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通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是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制定。《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提到,为确保国民营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将完善营养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加强营养能力建设,并将加强营养健康基础数据共享利用。同时也要求,“加强食物成分监测工作,拓展食物成分监测内容,定期开展监测,收集营养成分、功能成分、与特殊疾病相关成分、有害成分等数据。持续更新、完善国家食物成分数据库。”
    2018年3月29日-30日,全国食物成分监测项目技术培训暨2018年度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卫健委疾控局慢病处处长王莉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晓峰及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悉数参加会议并发言。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20个监测的负责人及实验相关人员,会议由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赖建强主持。
    王莉莉处长指出,希望在现有的政策引导下,加强食物成分监测工作,并要发挥工作成果的最大效益。首先要明确目标,建立起我国自主自有的营养成分查询模式,方便群众真正能便捷的得到有关营养成分的权威指导。其次,我们在现有的检测技术上要学会创新,要扩大监测的覆盖面,同时也要保持有稳定的质量控制来确保成果的可靠性。再次,要充分利用数据,将监测成果回归到群众,真正做到对居民食物营养成分均衡有指导作用。
    梁晓峰副主任随后表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在世界上来说是发达的,而营养成分监测这项工作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我们要有信心,在现在形势政策大好的气候下,我们更加要重视营养与健康事业的发展,要学会积极应对挑战和机遇,同时也要加强自身技术的发展,加强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在发言中提到,我们食物营养成分监测工作历史悠久,而现在政策利好,我们更应该促进食物营养成分在网络发布平台、监测队伍建设及检测结果利用各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而在此次会议上,我中心理化科此项目实验技术联系人袁春晖代表我省监测点做了往年经验交流及2017年度工作总结汇报。
食物成分数据是国家了解人群营养状况、评价膳食营养质量、制定食物营养政策和相关法规的基础。食物成分数据是一个国家必须的公共卫生数据,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营养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自2010年全国食物营养成分监测项目启动以来,截止之2017年底,已经在全国19个身份建立了20个监测队伍,并完成3473种食物样品的检测,完善了国家《国家成分数据库》并初步积累了省级监测工作经验。我中心理化检验科自2012年加入国家营养成分监测项目的队伍以来,一直由本科室一力承担从样品采样、数据分析到结果上报等所有环节,至今已经六年。
    食物营养成分监测工作,任重而道远。2018年,食物成分监测工作将进一步围绕三减三健的卫生政策拓展与健康管理相关的食物营养成分及功能成分监测,建立新方法参比体系,强化质量控制。我中心理化检验科也将继续加强自身技术能力建设,保证每份数据的科学性及可靠性,为国家食物营养成分项目的进一步强化,为《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添砖加瓦。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