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之美与文化自信” --环境与健康科支部书记周纯良讲党课

发布时间:2022-06-13 信息来源:环境健康科 点击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分享好友或者朋友圈

 2022年6月9日下午,中心环境与健康科支部书记周纯良以“诗词之美与文化自信”为题,讲授了一堂生动全面,意义深远的党课。环境与健康科党支部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群众全员参与。

图片1.png

中华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再次回味时发现,它的美深隐于我们的文化基因之中,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渊源流传、影响深远的代表,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图片2.png

周纯良支部书记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他首先细数了《易经》、《四书五经》、《红楼梦》、《论语》、唐诗宋词等作品,他表示中华文明渊源流长,经得住考证,历久弥新,富有生命力。

接着他结合作者人生经历、重大成就、诗歌风格等角度一一给大家解读了先秦《诗经·秦风·蒹葭》、唐朝刘禹锡的《竹枝词》、宋代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宋代苏轼的《蝶恋花·春景》、南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五首诗词。每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传达了含蓄之美的意境。其中不乏郎朗上口,传颂古今的经典名句,让我们再一次回顾了它们的出处,再一次品味了古诗词的风骨与气韵,言有尽而意无穷。

最后,他还提到了上海疫情期间,新冠阳性感染者曾被称作“羊”的事件,他表示,现代不乏粗鄙用语,中华文化之美需要大家细细品味、代代传承。中华文化富有生命力、凝聚力,国之大爱、家之小爱,彰显的家国情怀、传统美德我辈当学之。

在交流讨论中,与会党员、群众们畅所欲言,纷纷谈心得体会。他们表示通过这堂党课,再次领略了诗词之美。生命意识、风骨气韵、家国情怀,这三者合而为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们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们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


 文/图 环境与健康科 许意清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