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疾控战“疫”记——期待岁月静好,我愿负重前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次新冠肺炎卷土重来,作为省疾控中心的一名专业人员,在7月30日深夜接到出征张家界的命令后,我快速地准备了简单的行李,惜别家中两个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跟随领队马海玲副主任和来自不同科室的同事们一起匆匆登上城铁,紧急奔赴疫情第一线——张家界。
到达中心移动核酸检测车所在的张家界市人民医院老院区后,在领队的指挥部署下,全体队员迅速开展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看到这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到处冷冷清清,看到在烈日下排着长队心情焦虑等待做核酸检测的人群,大家都非常难过,心里憋着一股劲:一定要付出我们疾控人最大的努力,尽快打赢这场疫情防疫阻击战。
39度高温暴晒,移动检测车内温度居高不下,进入实验室呼吸似乎都有些困难,豆大的汗珠就沿着脸颊脖子滑落,但这没有能够吓到我们,反而点燃了队员们的工作热情。我们穿戴好防护服、N95口罩等全套防护设备,轮流进入车内狭小的工作间开始操作。面对源源不断送来的标本,作为缺乏急性传染病疫情现场处置经验的新兵,我的内心忐忑不已,幸亏有李芳彩老师的信任鼓励和手把手的指导,同在一组的陈帅也悉心的指导,我很快掌握了技术要领和注意细节,第二天就能够独立操作。坐在生物安全柜前,我深感责任重大,由于筛查采取的十混一的检测方式,检测结果如果出现假阳性就需要将十人找到重新分别采样,会给流调队员们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如果出现假阴性,就会放走真正的感染者,造成大范围的社区传播。因此从体系配置、标本加样、核酸提取、上机扩增到结果分析,都必须做到零错误。我不断提醒自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注意力集中,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犯错,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又快又准。队友们的配合十分默契,工作流程一环套一环,工作效率非常高。几个小时的实验结束了,从实验室出来才感到手臂酸痛麻木,长时间戴手套的手已经起皱脱皮,身上的衣服也可以拧出水来。可是没有一个队员叫苦叫累,袁青、庞浩、尹进、刘美佟、刘志光,每个人都愿意在实验室再坚持久一点,再多做一点。
虽然之前对张家界的疫情有所耳闻,但现实状况还是超出了我的想像,中心城区里,平日车水马龙的街道空无一人,街边店铺全部关门,小区大门被警戒带封闭了,整个城市都失去了生机。由于物资采购日趋紧张,张家界市疾控食堂里的盒饭也越来越简单,一位来食堂帮忙的志愿者大姐告诉我,她女儿已经有几天没有吃到肉了。这句话让我心酸,也让我更强烈感受到只有祖国安宁,人民才能安居,只有控制疫情,人民才能乐业。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领队马海玲副主任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给我们做出了榜样。那个我眼中穿着旗袍优雅的马主任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穿着T恤衫,像个陀螺一样在烈日下忙前跑后的人,她既要负责沟通协调、现场指挥、问题处置、通讯报道,又要和我们一起轮班,把最忙最累的通宵夜班留给自己。她声音嘶哑,摘下口罩的脸上留着深深的压痕,显现出明显的疲惫和憔悴,但她坚定的目光和从容的话语,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和勇气。
人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如今,疫情无情,让我有幸成为负重前行队伍中的一员。和平年代,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愿意跟随我的领导、我的队友,不畏艰难、不讲条件,手挽手、肩并肩,团结一心、一路向前。我坚信,全国各地那无数冲锋奋战在抗疫战场上忙碌的背影,终将汇集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中国力量! (文/毒理检验科 肖佩)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