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防病提醒

发布时间:2014-05-05 信息来源:中心 点击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分享好友或者朋友圈

  五月是春夏交替的时节,天气变化无常,气温逐渐升高,仍是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也是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食源性传染病等肠道疾病的好发季节,广大市民一定不要忽视这些疾病的预防。
  1、手足口病
  5月正值手足口病流行高峰季节,在托幼机构易发生聚集性和暴发。手足口病仍以预防为重点。托机构应做好晨检、消毒隔离等工作,应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常通风、晒衣被”。 孩子如出现发热症状, 不能随意滥用退烧药,要
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手足口病轻症病例可按医生建议在家治疗、休息。在家治疗期间不要带其探亲访友,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流行期间(4-8月)不宜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而被传染手足口病
  2、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播散,临床表现为发热、流鼻涕、打喷嚏、眼结膜炎等表现为主,具有高度传染性。因此麻疹预防的关键是提高人群免疫力,最好的方法是注射疫苗,我国免疫程序规定,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是8足月,复种为18月龄,请适龄儿童及时接种疫苗。
  3、流行性腮腺炎
    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感,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在发病初期的3~5天,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症状。中小学和幼儿园要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针对中小学生等易感人群开展健康教育,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麻风腮疫苗。
  4、食源性传染病
  天气渐渐转暖,细菌繁殖开始活跃,饭菜要注意烧熟煮透、隔顿隔夜回锅、生熟分开,防止食物中毒、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发生。尤其是外出旅游的市民要做好个人防护,做到不喝生水,食用烧熟煮透的食物,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旦发生类似腹泻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5、人禽流感及流行性感冒
  5月仍是人感染禽流感的高发季节,此病的防范仍不容忽视。要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早期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咳嗽等,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           钟群  胡世雄供稿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