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湖南中心:谨防苦瓠瓜中毒

发布时间:2014-03-18 信息来源: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湖南中心 点击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分享好友或者朋友圈

 

         3月17日晚,我中心接到蓝山县食安办报有某理发店有4名员工食用苦瓠瓜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被送往医院救治,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初步怀疑是食用了苦瓠瓜所致。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系统数据显示,每年均有苦瓠瓜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发生。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专家提醒您:正常的瓠瓜(白瓜、葫芦瓜、蒲瓜)是不苦的,含大量糖分、蛋白质、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是夏季受市民喜食的蔬菜。瓠瓜在结瓜过程中,如果受到土壤、高温、干旱、遗传等影响,结出的就会发苦。苦瓠瓜中含有一种植物毒素—碱糖苷毒素(苦瓠瓜子苷),这种毒素受热后也不容易破坏分解,食用碱糖苷毒素含量较高的瓠瓜就可能导致食物中毒。误食苦瓠瓜1-2小时后轻度中毒会发生口干、头昏、恶心、乏力、嗜睡;重度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脱水、便带脓血等症状。体温多正常,中毒患者还很容易被误诊为细菌性痢疾。食用苦瓠瓜可引发中毒。因此,苦瓠瓜不能吃。
        苦瓠瓜与甜瓠瓜在外形上不好鉴别,但许多苦瓠瓜的形状像白炽灯泡,有些外表凸凹不平,含有碱糖甙毒素,具有黄莲般的苦味,因此,在购买葫芦瓜时务必要睁大眼睛,注意辨别,不要购买形状如白炽灯泡、外形凸凹不平的瓠瓜,在加工、烹制瓠瓜前应用舌尖舔尝有无苦味,若有苦味不能食用。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就近去医院治疗。糖苷毒素中毒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主要通过催吐、利尿和对症处理来缓解,也可以多喝浓茶。     文/图     中心食安科  梁进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