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培训课堂进高校?学生来说行不行
2020年10月22至23日,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科举办了第二期的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培训班,培训为期两天,来自株洲、郴州、娄底、怀化、张家界、邵阳、湘西州七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骨干参加。为了让我们了解在校理论学习内容与疾控中心工作实际需求之间的距离,同时对比高校教学和疾控中心培训内容和方式的差异,省疾控中心科教科派遣我们中南大学预防医学2016级的6位已被保研的本科实习生参加本次培训。桌面演练部分,我们加入了不同市州疾控骨干组成的团队,与他们一起“战斗”。
此次培训结合理论知识,拓展到实际案例,研讨了案例解决方案;通过教学互动、抢答竞赛的形式开展了知识竞答和实践操作的培训活动;巩固了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使与会人员更进一步熟悉、了解调查流程及技术要点和要求,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培训班现场
培训过后,同学们纷纷反映真正意识到了在校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的切实差距。与会的王春蕾同学说:“本次除了PPT讲解外,与平时上课最大的不同是进行了桌面推演,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合作找到并呈现答案,还有补充抢答环节。这种形式鼓励我们自己找答案,而非一味地接受信息,让我们更有参与感,也更愿意去学习。案例的推演过程非常详实,一环扣一环,非常好地向我们展现了现场调查时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补充抢答环节,那些有经验的老师对于现场调查要点的分析与补充更是让人受益匪浅。”
王春蕾同学(右二)在和各位老师讨论问题
彭家乐同学说:“在培训过程中涌现出一些见识丰富、与时俱进、注重自主学习且尽职负责的老师们,他们长期从事相关工作,从他们的竞答与介绍中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到实际调查流程的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通过本次培训,我不仅了解、学习到了食品卫生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还感受到了优秀的老师们扎实肯干、不辞劳苦的奉献精神和勤学态度,值得我们多多学习!”
也有同学将本次培训与学校教学进行了比较:“我很喜欢此次培训班的案例推演,有点像学校里的实习课,但是收获更多。在学校,实习课是分章节来上的,会更注重对数据的探讨,而此次培训更注重实践,更具有综合性,从报告事故时应对方案,到派出应急专家队伍,撰写结案报告,整个流程都是清晰的。学校教育偏向于学术研究,这种将多学科综合起来又联系实际的课程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是很少的,如果这样的案例推演能进校园,我认为对同学们总结学过的知识体系以及未来求职都是大有益处的。”
彭家乐同学(右二)在查资料
此外,同学们还对此种授课形式提出了认同:相较于常见的小组讨论,积分竞赛和随机抽取答题者不仅更有趣味性,也会增加大家的参与度,避免同学抱有侥幸心理仅仅准备个别问题,这种方式在大学课堂上也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相较于讲座形式,会使同学受益更多。
丁银圻同学(右二)在做流行曲线
最后,同学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1、希望能在每次答完一个步骤后给出新的信息,例如,上一步的调查是进行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调查,下一题题目信息应给出调查的结果。这样交互感更强,也更符合实际情况。2、部分答案是给出了一般性处理框架,希望能进一步结合案例给出具体处理措施。3、整个桌面推演进行下来,用时将近一天半,题量稍多,如果考虑进校园应当适量减少题量。4、对在校大学生而言,对于食品卫生调查理论与实践了解都不够多,直接做题稍显仓促。如果是进校园讲课,可以先进行理论的讲解,再进行推演。5、如果进校园开课,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现场调查的模拟,一些人作为调查者,一些人作为被调查者,大家参与度可能更高。6、在演示PPT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音频和视频,使听众更有代入感,也能更加吸引人的兴趣。
诚如食品安全科的梁进军科长所言,流行病学调查是疾控人的看家本领,是必须夯实到位的基本功。相信各位预防学子上了这样一堂别开生面的流调课后,会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迎接挑战做好扎实准备!
中南大学预防医学2016级本科实习生
丁银圻、彭家乐、孙睿佳、王春蕾、王佳梨、姚雨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