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野生蘑菇中毒预防及救治培训班在长沙顺利举办
为进一步强化我省野生蘑菇中毒监测综合防控能力,规范和提升野生蘑菇中毒临床诊疗水平,加强业务交流,9月9日-10日,我省成功举办了野生蘑菇中毒预防及救治培训班。各市州卫生健康委、疾控中心食品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全省33个野生蘑菇中毒高、中风险县市区疾控中心和25家剧毒蘑菇救治定点医院业务骨干等共140余人线下参加本次培训。湖南省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处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协调处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李海蛟副研究员对中国蘑菇中毒防控发展史、我国蘑菇中毒三间分布的特征和规律、常见蘑菇中毒的类型、蘑菇中毒防控与救治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介绍,提倡大家“拍一张照片,留一个蘑菇”。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作红教授对毒蘑菇的物种和中毒症状的多样性、毒蘑菇种类及中毒症状类型的早期鉴定以及蘑菇毒素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上的应用作了详细的阐述。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郑粉双教授对云南省蘑菇中毒情况、蘑菇中毒症状分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分享了蘑菇中毒治疗流程和救治方法的宝贵实践经验,强调蘑菇中毒治疗要“早评估、早集束、早个体”,并结合临床案例分析,现场讨论热烈。
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韩小彤教授详细介绍了致命性蘑菇中毒的治疗决策,内容包括致命性蘑菇中毒的早期鉴定、早期毒物清除及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强调要关注致命性蘑菇中毒引起的心肌损伤,并结合临床案例分析,让我们对致命性蘑菇中毒的临床诊疗思维有了新的了解。
最后,湖南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监测科负责人分享了“让有意义的科普变得有意思”的话题,强调了从选题冒热气、内容接地气、创新聚人气、导向扬正气四个方面入手,让科普变得有意思。
近年来,湖南省推出野生蘑菇中毒风险地图等系列创新机制,野生蘑菇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但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为了巩固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成效,湖南成立了全国首个野生蘑菇中毒防治联盟——湖南剧毒蘑菇中毒防治联盟,实现零距离“医防融合”,制定了全国首个野生蘑菇中毒诊疗规范,规范就诊流程,以切实降低病死率,减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连续两届举办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及救治培训班,省市县乡村五级相关人员线上观看人次达80余万。该中毒防治联盟、《诊疗规范》实施后成效显著,野生蘑菇中毒病死率降至11年最低水平。
供稿:食安科 汪强,黎超群(研究生)
审核:梁进军
复审:张亚娜
终审:罗垲炜
相关链接: